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数字人文与艺术研究团队受邀参加“美时美刻:中国丝路遗产数字活化科技艺术季巡展” 四川成都站
发布时间:2024-09-15    阅读:

9月14日,研究中心教师杨丹及研究中心成员有幸受邀一场汇聚了前沿科技与艺术灵感的盛宴——“美时美刻:中国思路遗传数字活化科技艺术季巡展”,与“过去的未来:丝路遗产的数字艺术诠释”文化遗产数字活化研讨会,此展览及研讨活动于广汇美术馆盛大开幕。研究中心团队全程参与了开幕式、专家论坛讲座及精彩的展览,深刻领略到传统文化在当下数字时代下的传承与创新。

开幕现场,来自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天府新区政府代表以及来自行业、高校与媒体的逾百位嘉宾出席巡展开幕式,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王天祥博士担任仪式主持,广汇美术馆馆长张格芳与新媒体艺术领军人物、四川美术学院文化遗产数字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林俊廷教授相继发表的讲话,大足石刻研究院刘贤高副院长致辞,并正式宣布展览与配套研讨会拉开帷幕。

开幕式现场合影

随后,研究中心团队一同参加关于“过去的未来:丝路遗产的数字艺术诠释”的学术研讨会。会上,林俊廷教授以其数字艺术作品《舞乐天》、《灵境》及《众神之门》等为例,生动诠释了科学技术如何深刻重构艺术形态,赋予传统艺术以全新生命力和表现形式,赢得了在场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誉,随后,北京电影学院刘旭光教授登台,围绕“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分享了他对新媒体艺术前沿动态的独到见解,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马琳教授,以“数字时代的博物馆与美术馆”为切入点,提出了“博物馆与美术馆在策展理念上的融合”以及“人工智能与艺术融合”等观点。

林俊廷教授报告现场

会后,研究中心团队参观了本次展览,展览现场集中呈现数字交互、虚拟影像、3D打印、数字绘画等科技艺术作品共计100余件,从数字绘画到沉浸式互动装置,每一件作品都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深度解构与再创造,这既是对历史的一次深刻重溯与细致解读,同时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沉浸式体验之旅。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此次参展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激发了对未来数字化艺术创作与研究的浓厚兴趣与无限遐想。我团队将以此次巡展为契机,继续探索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创作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数字艺术作品,为推动数字艺术与文化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团队观展现场

团队合影

数字人文与艺术研究中心科研助理:吴可欣

内容编辑:杨丹

图片提供:杨丹

初审:杨丹

终审:刘丽娟

2024年9月14日





绵阳校区:四川省绵阳市科创园区园兴西街2号  /  成都校区:成都市成华区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 / 德阳校区: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大学北路99号
版权所有: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 2002-2024
川公网安备 51079002110064号
蜀ICP备06016397号